光学工程学科介绍
光学工程学科创办于1958年,2001年创建光电子研究所,并成为浙江省光学学会团体理事单位。2017年获批首批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018年获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入选校一流亚博yabovip88网页进入计划。学科现拥有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光电信息工程领域。近五年来,学科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1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实用专利60多项,出版科研专著5部;发表SCI收录论文160多篇,其中Nature正刊、Nature Chemistry各1篇,ESI热点论文10篇,ESI高被引论文16篇,是学校工程学领域进入全球ESI前1%的主要贡献者。
光学工程学科经过多年积淀,已建设成光场调控、光孤子实验、理论模拟计算、材料制作、性能表征五个研究平台,形成三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
(1) 非线性光学应用:通过调控光场模式、参量调控等方式实现光孤子的稳定传输和可控调制,应用于全光网络、光孤子通信、光存储器、光逻辑器件等。
(2) 光场调控及应用:通过光场的振幅、相位和偏振态分布的调制,构建新型光场并形成新的光场多维调控方法,应用于激光微加工、计算成像、光学信息安全处理、机器视觉、模式识别等。
(3) 软物质光电子学:研究软物质材料的制备及其结构、能带、发光、导电等物理性能,应用于二极管、光致发光材料、超级电容、海水淡化、辐射检测及处理等。
光学工程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具有海外经历教师6人,国际学术组织任职1人。学科教师中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培养人员1人、第二层次2人、第三层次2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学科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产学研平台2个、校级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2个,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学科介绍
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学科起源于1958年学校创建时成立的木材采伐运输机械化专业,历经60多年发展,在整合机电系、交通运输系和农业工程系办学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目前学校一流亚博yabovip88网页进入培育学科——机械工程(农业工程)学科。学科现拥有机械硕士、农业硕士(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领域)两个专业硕士点和一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
学科面向农业生物系统工程与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趋势,形成了“丘陵山地智能农林装备及其关键技术”、“竹木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和“农林产品智能检测与高值化利用技术”等三个研究方向,重点围绕乡村振兴和我省农林业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农林业、丘陵山地智能农林装备创新与研发和设施农业自动化等方面开展亚博yabovip2024进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方向一:丘陵山地智能农林装备及其关键技术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是杨自栋教授和姚立健教授,形成了由2名教授、1名副教授和5名青年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农林机器人、无人农场、中药材全程机械化及设施农业智能化技术。重点攻克山地小型轻型机械装备、城市园林绿化机械装备、经济林果采收加工装备、森林草原信息化监测管护装备等林草业装备关键制造技术。在竹林机械化经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丘陵山地果蔬、中药材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含间隙弹射式移栽机构等领域研究特色显著、优势明显。
方向二:竹木产品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是倪益华教授和雷良育教授,形成了由2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4名青年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生物3D打印与增材制造技术、竹木材料开发与产品设计制造技术和基于清洁能源的农林装备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本方向在竹木制品的优化设计、新材料制备、无损检测、加工制造等竹木材综合利用全套装备的研究方面特色显著,在竹木产品生产过程中信息化与智能化、竹木产品智能制造技术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方向三:农林产品智能检测与高值化利用技术
本方向学术带头人是马蓉教授,形成了由1名教授、3名副教授和3名青年博士组成的研究团队,重点研究:1.融合光谱图像与深度学习等技术手段,解析光与组织的互作机理,开展农林产品品质与安全无损检测及装备的研发;2.采用物理、生化等多元过程控制方法,开展生物质(有机垃圾)制备可燃气体、液体与高附加值化学品及装备的研发。本方向面向农林产品生产全过程,在采用光谱、图像等传感技术与农林大数据、实现农林产品信息智能感知与无损检测、采用催化热解、氨化、菌解等技术实现农林产品的高值化利用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学科拥有林业感知技术与智能装备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智能林业装备与信息化博士培养方向和浙江省竹资源与高效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现有专任教师25人、实验教学人员9人,其中博士学位19人,博士率超过70%,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1人,教授5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5人,聘请校外行业导师7位,建立校外实践培养基地5个。近五年,学科获省部级以上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亚博yabovip2024进入质量和服务行业与区域经济的能力逐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