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立足浙江、融入区域、服务全国,培养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地方电子信息行业中小企业发展需求,能在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工业控制、信号获取与处理、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设计、开发、应用、集成、测试、运维以及管理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具体目标:
1.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国际视野,遵纪守法,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能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2.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够综合运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为电子信息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3.能够持续跟踪电子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并能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拓展与创新,将之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
4.具备健康的身心,具有协调沟通、项目管理和经济决策能力,在团队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者其他终身学习渠道,不断更新知识或工程能力,提升社会工作能力或专业技术水平。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农林业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践、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EDA技术、DSP技术及应用。
就业方向:
电子信息类企业、教育科研单位等,从事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开发、应用、集成、测试、运维及管理等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平均就业率达到 99.00%;平均升学率达超过25%,多名学生考取厦大、川大等“双一流”高校研究生。据第三方调查,本专业的毕业生近年来对母校的满意度、就业薪资和就业竞争力均排名全校前列。
专业特色:
首批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校级特色专业。
结合专业特点与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需求,围绕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遵照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全面覆盖电子信息领域。学生不仅能全面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能在信号分析处理、电子信息系统集成、自动控制技术及嵌入式软件系统开发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面向地方经济建设,校企合作培养。本专业先后与达内集团、杭州罗莱迪思照明系统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同步。全面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在此基础上建设专业关联课程群,理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前续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关系,有效提高理论教学效果。专业依托信息技术类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信息工程学院的国家、省级学科科研平台,利用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等手段促进学生自发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使理论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步开展。增设农产品品质检测技术、农林业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践、科技文献检索与专利申请课程等,强化“智慧农林业”和创新创业教育。